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治療迎風流淚癥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 Tnf結合肽和tnfr1封閉肽及其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 一種新型神經外科診療椅的制作方法
- 多功能布腹帶的制作方法
- 碘酊在治療腫瘤藥物中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 一種中藥噴霧的制作方法
- 抗癌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一種多功能叩診錘的制作方法
- 具有優(yōu)良成片性能的水溶性維生素組合物及其生產方法
- 醫(yī)患溝通裝置及方法
- 硬管式電子內窺鏡的制作方法
- 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質控方法
- 一種用于固定尺骨鷹嘴骨折的空心釘組件的制作方法
- 十二指腸套管輸送裝置制造方法
- 一種護欄鎖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 用于包皮切割縫合器的定位調節(jié)螺母的制作方法
- 新型中藥制劑成藥鍋的制作方法
- 球形纖維素dna免疫吸附劑的制作方法
- 創(chuàng)口閉合器的制造方法
- 微型骨骼二維力傳感器、骨骼二維力傳感裝置的制作方法
吡嗪并吲哚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吡嗪并吲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吡嗪并吲哚類化合物,特別是涉及通式Ⅰ的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
式中R1代表氫,鹵素,三氟甲基,低碳烷基,羥基或低碳烷氧基,R2代表氫或鹵素,R3代表氫,低碳烷氧基或低碳烷硫基,前題是若R1和R2都不是氫時,R3只能是氫。
這些化合物及其鹽是新的,具有有價值的治療性質的特點。尤其是它們適于治療和預防中樞神經系統(tǒng)障礙,例如抑郁,兩極紊亂,焦慮,睡眼和性障礙,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偏頭疼和與頭疼或其它疼痛有關的其它癥狀,個性障礙和強迫觀念與行為的障礙,社會恐怖,恐慌障礙,精神器官障礙,兒童的精神障礙,攻擊性,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和行為癥候,沉溺,肥胖,食欲過盛等;由于外傷,中風,神經變性性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害;心血管障礙,例如高血壓,血栓病,中風等;以及胃腸道障礙,如胃腸道蠕動機能障礙。
本
發(fā)明內容
是通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本身,以及作為藥用有效物質,含有通式Ⅰ化合物或其藥用酸加合鹽的藥劑,這些藥劑的制法,以及通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用于治療或預防前述的疾病和障礙的用途,或者用于制造治療這些疾病和障礙的藥劑,以及制造上述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以及用于制造它們的合適的中間體。
“低碳”一詞系指最多為7碳的基團和化合物,優(yōu)選是最多為4個碳原子。“烷基”一詞系指直鏈或支鏈的飽和烴基,如甲基,乙基,異丙基或叔丁基?!巴檠趸币辉~系指經氧原子結合的烷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或丁氧基?!巴榱蚧币辉~系指經一硫原子結合的烷基,如甲硫基或乙硫基?!胞u素”系指F,Cl,Br和碘四種。
“藥用酸加合鹽”一詞包括與無機酸和有機酸生成的鹽,例如鹽酸,氫溴酸,硝酸,硫酸,磷酸,檸檬酸,甲酸,富馬酸,馬來酸,乙酸,丁二酸,酒石酸,甲磺酸,對甲苯磺酸等等。所有熟悉該領域技術的人並對要轉變成鹽的酸性質加以考慮都很容易制備這類鹽。
式Ⅰ的優(yōu)選化合物是R3為低碳烷氧基,尤其是其中R1為氫或鹵素,R2為鹵素。
其它優(yōu)選的化合物是R3為氫,R1和R2都是鹵素。
相當特別優(yōu)選的化合物是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
8-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9-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9-溴-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式Ⅰ的另一些化合物實例是8-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7-氯-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8-溴-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本發(fā)明的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的制備是還原通式Ⅱ的化合物,如若需要,將得到的式Ⅰ化合物轉變成藥用酸加合鹽。
式中R1,R2和R3的含義同上。
該還原反應的進行優(yōu)選用氫化鋁鋰或類似的還原劑如二硼烷等處理。反應于惰性溶劑如四氫呋喃中進行,溫度是室溫到沸騰溫度,優(yōu)選為沸騰溫度。
式Ⅰ化合物的藥用酸加合鹽可考慮的不僅是與無機酸形成的鹽,也可與有機酸成鹽。這樣的鹽的實例是鹽酸鹽,氫溴酸鹽,硝酸鹽,硫酸鹽,磷酸鹽,檸檬酸鹽,甲酸鹽,富馬酸鹽,馬來酸鹽,乙酸鹽,丁二酸鹽,酒石酸鹽,甲磺酸鹽,對甲苯磺酸鹽等等。所有對本領域的技術熟悉的人都可按已知的方法制備這些鹽。
作為原料的各種化合物可以例如按照下述的反應流程圖進行制取,每步反應后面加以說明。
反應流程Ⅰ
R11代表氫,鹵素,三氟甲基,低碳烷基,羥基或低碳烷氧基,R21代表氫或鹵素,Ra和Rb各代表低碳烷基。
式Ⅲ的鄰氨基苯甲酸與式Ⅳ的醇反應,得到式Ⅴ的相應酯。由式Ⅲ和Ⅳ化合物按常規(guī)方法可得到式Ⅴ的這些酯,例如參見Tetrahedron33,217(1977)或用類似的方法制備。
式Ⅴ的酯用α-鹵代羧酸烷酯例如α-溴代乙酸乙酯處理,得到式Ⅵ化合物。α-鹵代羧酸烷酯可同時方便地作為試劑和溶劑,加入等摩爾量的碳酸鹽如碳酸鉀。該反應優(yōu)選于溫度大約20~80℃下進行,類似于Pr.RoySoc。148,(1958)的方法。
然而,式Ⅵ化合物可先將式Ⅲ的鄰氨基苯甲酸與甲醛反應轉變成式Ⅶ化合物來制備,這個反應可方便地在反應條件下是惰性的溶劑中進行,例如低碳醇,優(yōu)選為甲醇。然后,這樣得到的式Ⅶ化合物與氰化合物如氰化鉀在極性溶劑,優(yōu)選為水中,在反應溫度約60℃下轉變成式Ⅷ化合物。用堿水溶液如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式Ⅷ化合物,得到式Ⅸ化合物。該反應優(yōu)選于大約100~120℃溫度范圍內進行。式Ⅸ化合物與醇反應可轉變成式Ⅵ化合物,該方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是已知的。
然而,式Ⅵ化合物也可將式Ⅹ的N-羧氨基苯甲酸酐與α-鹵代乙酸乙酯例如與溴代乙酸乙酯于極性溶劑如DMSO中反應,然后與醇反應而制得。
式Ⅵ化合物環(huán)合,得到式Ⅺ的吲哚。這些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可見于J.HeterocyclicChem.16,221(1979),或可用類似的方法制備。
式Ⅺ的吲哚與烷化劑反應生成式Ⅻ化合物,例如與硫酸二烷酯或重氮甲烷反應。該反應在醇性溶劑,優(yōu)選為甲醇于室溫下進行。
式Ⅻ與1,2-二溴乙烷反應生成式ⅩⅢ化合物。該反應在相轉移催化條件下進行。該反應是在由水和水不混溶的有機溶劑構成的兩相系統(tǒng)中在有強堿和相轉移催化劑存在下攪拌進行的。方便地是用1,2-二溴乙烷既作溶劑又是反應試劑。作為強堿的例如用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是適宜的??捎猛ǔ5南噢D移催化劑。適宜的催化劑例如是氯化芐基三甲銨,溴化四丁基銨和類似的化合物。反應優(yōu)選于大約20~80℃溫度下進行。
式ⅩⅢ化合物用氨環(huán)合,得到式Ⅱa化合物,即式Ⅱ中R3為低碳烷氧基的化合物,反應在熱壓釜中溫度為80-100℃、優(yōu)選為80℃下進行。
反應流程Ⅱ
R11,R21,Ra和Rb的意義同上。
式ⅩⅣ的吲哚與1,2-二溴乙烷反應得到式ⅩⅤ化合物。該反應是在上述的相轉移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即與由式Ⅻ化合物制備式ⅩⅢ化合物的條件相同。
式ⅩⅣ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可見于Synthesis1985,186,或可用類似的方法制備。
式ⅩⅤ化合物用氨環(huán)合得到式ⅩⅥ化合物。該反應在熱壓釜中于溫度50-100℃、優(yōu)選為80℃下進行。
若式ⅩⅥ中R11和R21不是氫,則式Ⅱ的化合物R3為氫(根據(jù)定義R1和R2都不得是氫),經還原則可按本發(fā)明制造出相應的式Ⅰ化合物。
式ⅩⅥ化合物與硫代氰酸堿鹽(例如硫氰酸鉀)和溴于醇(例如甲醇)中反應得到式ⅩⅦ化合物。該反應在溫度為-70℃到室溫范圍內進行,類似于在J.Am.Chem。Soc.82,2742(1960)中所述的方法。
或ⅩⅦ化合物用堿(例如氧化化鈉)于PH10-14和溫度80-100℃范圍內處理,得到式ⅩⅧ化合物。該反應在極性溶劑中,優(yōu)選為水/醇混合液中進行。
式ⅩⅧ化合物與烷化劑,例如與硫酸二烷酯或重氮甲烷反應,得到式Ⅱb中R3為低碳烷硫基的化合物。
然而,式Ⅱb化合物也可由式ⅩⅠⅩ的3-巰基-2-吲哚羧酸制備。式ⅩⅠⅩ化合物與烷化劑例如硫酸二烷酯或重氮甲烷反應,得到式ⅩⅩ化合物。式ⅩⅩ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見于J.Am.Chem.Soc.82,2742(1960),或用類似的方法制備。
式ⅩⅩ化合物用1,2-二溴乙烷處理,生成式ⅩⅪ化合物。該反應在類似于前述的相轉移催化條件下進行,即類似于由式Ⅻ化合物制備式ⅩⅢ化合物的條件。
式ⅩⅪ化合物用氨環(huán)合,生成式Ⅱb化合物,即式Ⅱ中R3為低碳烷硫基的化合物。
用作中間體的式Ⅱ化合物是新的,也是本發(fā)明的內容。作為原料或中間體的其余的化合物屬于一類已知的物質。
如前提及,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具有有價值的藥效學性質。它們能與5-羥色胺受體結合,因而適于治療或預防前述的疾患和障礙,並且也適于制造相應的藥劑。
本發(fā)明的式Ⅰ化合物與5-羥色胺受體結合作用是用離體的標準方法測定。下面列出的試驗是對各種受體的研究。
a)與5HT1A受體的結合是按J.S.Peroutka,Biol.Psychiatry 20,971-979(1985)的方法與3H-8-OH-DPAT結合。
b)與5HT1B受體的結合是按S.J。Peroutka,Brain Res.344,167-171(1985)或M.B.Emerit等Biochem Pharmacol.34,883-892(1985)的方法進行結合試驗。
c)與5HT1C受體的結合是按A。Pazos等Europ.J.Pharmacol.106,539-546或D.Hayer,Receptor Research 8,59-81(1988)的方法與3H-美舒麥角的結合試驗。
d)與5HT2受體的結合是按J.E.Leysen,Molecular Pharmacology 21,301-304(1981)的方法與3H-美它絲氨酸的結合試驗。
受試化合物測定IC50,即50%與受體結合的配基被置換的受試化合物的nMol濃度。
下表列出了本發(fā)明某些化合物和一些對照化合物測定的活性。
試驗方法
A=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B=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C=9-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D=8-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E=9-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F=7-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G=8-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H=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I=1,2,3,4-四氫-10-甲氧基-9-甲基-吡嗪并〔1,2-a〕吲哚J=9-三氟甲基-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K=1,2,3,4-四氫-10-甲硫基-吡嗪并〔1,2-a〕吲哚L=7,9-二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
M=6-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N=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式Ⅰ的一些化合物還進行了動物試驗。
對mCPP-引起大鼠陰莖勃起的拮抗作用已證明陰莖勃起取決于5HT1C受體的刺激作用,可見于Berendsen和Broekkamp,Eur.J.Pharmacol.135,179-184(1987)。給受試物前,用mCCP預處理,測定45分鐘內發(fā)生陰莖勃起的數(shù)目,ID50是抑制50%勃起的受試物質的劑量。
物質 ID50(mg/kg.s.c.)B4.2C17.0E4.3I2.7N4.2對喹哌嗪引起大鼠搖頭的拮抗作用“搖頭”取決于對5HT2受體的刺激作用,見Goodwin和Green,British J.Pharmacol.84,743-753(1985),動物用喹哌嗪預處理,給受試化合物,確定于45分鐘內發(fā)生“搖頭”的數(shù)目。ID50是抑制50%“搖頭”數(shù)的劑量。
物質 ID50(mg/kg.s.c.)E3.1I3.0N5.2在進行上述動物試驗時,給動物(大鼠)以受試物質B,C,E,I和N,皮下注射達30mg/kg,未觀察到任何毒性。由此可確定有毒性作用的劑量一定高于上述的皮下注射的30mg/kg劑量。
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的加合鹽可用作藥劑,即成藥物制劑。藥物制劑可口服,如片劑,包衣片劑,糖丸,硬和軟明膠膠囊,溶液,乳液和懸浮液。然而也可直腸給藥,例如栓劑,或胃腸外用藥如注射液,或滴鼻用藥。
式Ⅰ化合物及其藥用酸的加合鹽可與藥用惰性的無機或有機載體加工制造成藥物制劑。乳糖,玉米淀粉或它們的衍生物,滑石粉,硬脂或其鹽等可用作片劑、包衣片劑、糖丸和硬明膠膠囊的載體。用于軟明膠膠囊的適宜的載體例如是植物油,蠟,脂肪,半固體和液體多元醇等。然而,軟膠囊不需要載體者,取決于有效成分的性質。適于制造溶液及糖漿的載體例如是水,多元醇,蔗糖,轉化糖,葡萄糖等。適于注射液的載體例如是水,醇,多元醇,甘油,植物油等。適于栓劑的載體例如是天然的或硬化油,蠟,脂肪,半液體或液體多元醇等。
而且,藥物制劑可含有防腐劑,增溶劑,穩(wěn)定劑,濕潤劑,乳化劑,增甜劑,著色劑,香味劑,改變滲透壓的鹽類,緩沖劑,包衣劑或抗氧劑,也可含有其它有治療價值的物質。
含式Ⅰ化合物或其藥用酸加合鹽和無治療作用的載體的藥劑也是本發(fā)明的內容。關于其制造方法,是將一個或多個式Ⅰ化合物或其藥用酸加合鹽,如若需要可加入一個或多個有治療價值的物質,並與一種或多種無療效的載體制成格林制劑。
本發(fā)明的式Ⅰ化合物和其藥用酸加合鹽可用于治療或預防中樞神經疾患,例如抑制,兩極紊亂,焦慮,睡眠和性障礙,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偏頭疼和與頭疼或其它疼痛有關的其它癥狀,個性障礙和強迫觀念與行為障礙,社會恐怖或恐慌障礙,精神器官障礙,兒童的精神障礙,攻擊性,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和行為癥候,沉溺,肥胖,食欲過盛等;由于外傷,中風,神經變性性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心血管障礙,例如高血壓,血栓病,中風等;以及胃腸道障礙,如胃腸道蠕動障礙,以及各種藥劑的制法。劑量的變動范圍很寬,當然,特定的病例需有特定的劑量要求。口服情況下,每日的劑量是大約一次劑量0.1mg到每日大約500mg的通式Ⅰ化合物或其藥用酸加合鹽。當然,若證明需要時,也可以超過上限劑量。
下面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其范圍作任何的限制。所有的溫度都是攝氏度。
實施例11.7g(7.7mmol)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30ml二溴乙烷的懸浮液用30ml28%NaOH和200mg(0.6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0℃攪拌1.5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掉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70ml液氨中于熱壓釜中80℃攪拌24h。蒸掉氨,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1-酮的粗品1.6g(96%),不需純化進入下步。
b)0.65g(3mmol)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25ml干燥THF的溶液用228mg(6mmol)氫化鋰鋁處理,沸騰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入30g硫酸鈉。過濾,濃縮濾液,剩余物溶于20ml乙醇,用10ml飽和的乙醇-HCl溶液處理,于0℃下濾集得到的結晶,得0.48g(67%)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為白色結晶,mp208°(分解)。
實施例2a)15.2g(83mmol)5-氟-鄰氨基苯甲酸乙酯和8.8g(83mmol)碳酸鈉于46ml(415mmol)溴代乙酸甲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18h。真空蒸發(fā)該混合物,剩余物用184ml水、18.4ml乙醇和18.4ml25%氨水處理?;旌衔镉谑覝叵聰嚢?h。得到的N-〔4-氟-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的沉淀用己烷搗碎,吸濾,干燥。得到N-〔4-氟-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12.5g(59%),為淺黃色結晶,mp.66-67℃。
b)4.9g(214mmol)鈉于70ml乙醇的溶液與27.3g(102mmol)N-(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于200ml的乙醚溶液反應。混合物加熱回流2h,冷卻后用水處理,乙醚萃取。水層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少量水洗,干燥爐中干燥,得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粗品15.3g(67%),甲苯重結晶,mp.152-154℃。
c)10g(44mmol)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400ml甲醇的懸浮液用15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處理,室溫下攪拌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再于室溫下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后,得無定形的1-(2-溴乙基)-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11.8g(99%)。
MSm/e(%基峰)343,345(M+,58),328,330(14),264(34),250(46),218(83),41(100)。
e)11.8g(34.3mmol)1-(2-溴乙基)-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330ml液氨的懸浮液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氨蒸發(fā)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后吸濾。乙酸乙酯中重結晶得4.5g(57%)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為白色結晶mp.220-223℃。
f)1.5g(6.4mmol)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30ml干燥THF的溶液用500mg(13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乙醚100ml和50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50ml乙醇,用20ml飽和的乙醇-HCl溶液處理,室溫攪拌半小時,析出結晶,得到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1.2g(73%),為白色結晶,mp219-221℃。
實施例3a)112g(65mmol)6-氟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和6.9g(65mmol)碳酸鈉于36ml(325mmol)溴代乙酸甲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18h。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180ml水、18ml乙醇和18ml25%氨水處理?;旌衔镉谑覝財嚢?h。得到N-〔3-氟-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14.6g(91.2%),不必純化用于下步。
b)2.7g(117mmol)鈉于40ml甲醇的溶液與13.5g(56mmol)N-〔3-氟-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于110ml乙醚溶液反應?;旌衔锛訜峄亓?h,冷卻。用水處理,乙醚萃取。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少量水淋洗,剩余物懸浮于400ml甲醇,用15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室溫攪拌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再于室溫下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剩余物用60ml正己烷與60ml乙醚的混合液搗碎,吸濾結晶,得4-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7.6g(61%),為白色結晶,mp.137-139℃。
c)7.6g(34mmol)4-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170ml二溴乙烷的懸浮液用85ml28%NaOH和564mg(1.75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0℃攪拌1.5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在340ml液氨中,于熱壓釜中80℃攪拌24h。蒸發(fā)氨氣,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乙醇重結晶得9-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4.1g(51%),為白色結晶,mp.190-193℃。
d)1.5g(6.4mmol)9-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1,2-a〕吲哚-1-酮于30ml干燥THF溶液用500mg(13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用水小心分解,混合物用100ml乙醚稀釋,加入50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50ml乙醇,用20ml飽和乙醇-HCl溶液于0℃攪拌處理1h,析出結晶,得9-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1.3g(79%),為白色結晶,mp227-231℃。
實施例4a)12g(64.6mmol)5-氯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和6.9g(65mmol)碳酸鈉于36ml(323mmol)溴代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18hr,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180ml水,18ml乙醇和18ml25%氨水處理,室溫攪拌2h。得到的沉淀用乙醇-水重結晶,得N-〔4-氯-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11.2g(64%),為白色針晶,mp.82-83℃。
b)1.25g(54.4mmol)鈉于20ml乙醇的溶液與6.87g(25.3mmol)N-〔4-氯-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于20ml乙醚的溶液反應,加熱回流2h。冷卻后,加水處理,乙醚萃取。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少量水淋洗,干燥爐內干燥,得5-氯-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4.8g(79%),甲苯重結晶,mp.172-174℃。
c)2.6g(10.8mmol)5-氯-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100ml甲醇中的懸浮液用10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下再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得到5-氯-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2.7g(定量),為粉末狀粗品,少量樣品用乙酸乙酯-己烷重結晶,mp.125-127℃。
d)1.5g(5.9mmol)5-氯-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30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30ml28%NaOH和100mg(0.3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0℃攪拌1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80ml液氨中,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發(fā)掉氨,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乙酸乙酯重結晶得8-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8g(54.4%),為白色結晶,mp.218-220℃。
e)0.6g(2.4mmol)8-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25ml干燥THF的溶液用200mg(5.2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加水分解,混合物用100ml乙醚稀釋,並加入30g硫酸鈉。過濾后,濃縮濾液,剩余物溶于10ml乙醇,加入5mlHCl-乙醇飽和溶液,室溫攪拌半小時。析出結晶。得到8-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48g(73%),為黃色結晶,mp.234-235℃。
實施例5a)15.5g(63.5mmol)6-溴-鄰氨基苯甲酸乙酯和6.7g(63.5mmol)碳酸鈉于35ml(318mmol)溴代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18h。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180ml水,18ml乙醇和18ml25%氨水處理,混合物于室溫下攪拌2h。乳狀液用350ml乙醚萃取,有機相用水洗三次,每次175ml,用35ml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干燥后蒸餾。得N-〔3-溴-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20.3g(96.3%),為橙黃色油狀物,不必純化可直接用于下步。
b)1.6g(69mmol)鈉于60ml乙醇的溶液與19g(57.5mmol)N-〔3-溴-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于60ml乙醚的溶液反應?;旌衔镉谑覝叵聰嚢?h。黃色的懸浮液用580ml水稀釋,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用少量水洗滌,30℃真空干燥。得4-溴-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14.7g(90%),為米色結晶,mp.155-160℃。
c)8.5g(30mmol)4-溴-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300ml甲醇的懸浮液用15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再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剩余物用60ml正己烷搗碎。得到4-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7g(79%),為白色結晶,mp.137-139℃。
d)7g(23.5mmol)4-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117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59ml28%NaOH和380mg(1.17mmol)溴化四丁銨處理。混合物于室溫下攪拌6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剩余物懸浮于230ml液氨中,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發(fā)掉氨,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9-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粗品6.37g(92%)。乙醇中重結晶,mp.205-206℃。
e)4.04g(13.7mmol)9-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130ml干THF的溶液用1g(27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加入13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后,剩余物溶于55ml乙醇,用30mlHCl乙醇飽和溶液處理,吸濾結晶,甲醇重結晶,得9-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1.56g(36%),為白色結晶,mp.236-238℃(分解)。
實施例6a)10g(50mmol)4-氯-鄰氨基苯甲酸乙酯與5.3g(50mmol)碳酸鈉于20ml(180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18h。冷卻后混合物用20ml乙醇和20ml25%氨水處理。得到10g(70%)的N-〔4-氯-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的沉淀,不必純化可進入下一步反應。
b)2.03g(88.2mmol)鈉于30ml乙醇的溶液與12g(42mmol)N-〔4-氯-2-(乙氧羰基)-甘氨酸乙酯于150ml乙醚的溶液反應?;旌衔锛訜峄亓?h,冷后,用水處理,乙醚萃取。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收集析出的結晶,少量水淋洗,真空中50℃干燥。得到6-氯-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6.15g(61%),mp.167-170℃。
c)3g(12.5mmol)6-氯-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125ml甲醇的懸浮液用10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乙醚溶液,再于室溫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得到3.27g(94.5%)6-氯-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不必純化用于下步。
d)3.27g(12.5mmol)6-氯-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60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60ml28%NaOH和200mg(0.6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0℃攪拌2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80ml液氨,于熱壓釜中于80℃攪拌18h。蒸發(fā)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引濾集,乙醇重結晶,得7-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為白色結晶,mp.218-220℃。
e)0.95g(3.7mmol)7-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40ml干燥THF的溶液用0.28g(7.5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入30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20ml乙醇,用10ml飽和HCl-乙醇溶液處理。吸濾析出的結晶,乙醇重結晶,得7-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35g(34%),為白色結晶,mp.228-230℃。
實施例7a)13g(53mmol)5-溴-鄰氨基苯甲酸乙酯和5.7g(53mmol)碳酸鈉于30ml(270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40h。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145ml水,14.5ml乙醇和14.5ml25%氨水處理?;旌衔镉谑覝叵聰嚢?h。析出的結晶用己烷洗滌,真空中45℃干燥,得到N-〔4-溴-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13.08g(74.4%),mp.95-96℃。
b)1g(43.5mmol)鈉于50ml乙醇的溶液與13g(39.3mmol)N-〔4-溴-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于25ml乙醚和25ml乙醇的混懸液反應?;旌衔锛訜峄亓?h。冷卻后,用水處理,用干冰調節(jié)混合物PH8,吸引濾集析出的結晶,得到5-溴-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粗品8.3g(74%),不必純化,進入下一步。
c)8.2g(29mmol)5-溴-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300ml甲醇的懸浮液用15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100ml重氮甲烷溶液,再于室溫下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得到粉末狀5-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粗品8.4g(定量),少量樣品用乙醇重結晶,mp.136-138℃。
d)8.4g(28.2mmol)5-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130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130ml28%NaOH和440mg(1.3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谑覝叵聰嚢?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掉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280ml液氨,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引濾集。得到8-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6.3g(75.7%),為米色結晶,mp.209-211℃。
e)0.9g(3mmol)8-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60ml干燥THF的溶液用20ml1N二硼烷的THF溶液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加入5ml飽和HCl-乙醇溶液以分解,混合物加熱回流1h?;旌衔镉脻鈿溲趸c溶液調成堿性,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剩余物溶解于10ml乙醇,過濾。加入10ml飽和HCl-乙醇溶液,得到8-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5g(51.6%),為淡黃色結晶,mp.239℃。
實施例8a)3g(14mmol)6-氯-5-氟-鄰氨基苯甲酸乙酯和1.5g(14mmol)碳酸鈉于8ml(71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30h。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水33ml,乙醇3.3ml和25%氨水3.3ml處理?;旌衔镉靡宜嵋阴ポ腿。袡C相用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得到N-〔3-氯-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4g(95%),為橙色油狀物,不必純化可用于下步。
b)0.33g(14.3mmol)鈉于15ml乙醇的溶液與3.6g(11.8mmol)N-〔3-氯-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于15ml乙醚的懸浮液反應?;旌衔锛訜峄亓?h,冷卻后用水處理?;旌衔镉酶杀{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得4-氯-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粗品2.7g(88.5%),乙醇中重結晶,mp.191-192℃。
c)2g(7.7mmol)4-氯-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70ml甲醇的懸浮液用5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下再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剩余物用甲醇重結晶。得到4-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1.25g(59%),為細白色結晶,mp.191-192℃。
d)1.2g(4.4mmol)4-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22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22ml28%NaOH和44mg(0.14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镌谑覝叵聰嚢?.5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45ml液氨,熱壓釜中80℃攪拌10h。蒸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到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1.1g(97.3%),為米色結晶,mp.189-193℃。
e)1.1g(4.1mmol)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45ml干燥THF的溶液用0.32g(8.4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入5g硫酸鈉。過濾后,蒸發(fā)濾液,剩余物溶解于50ml乙醇,用20ml飽和HCl-乙醇溶液處理。得到0.55g(63%)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為白色結晶,mp.243-245℃。
實施例9a)1.7g(10mmol)4-甲基-N-羧氨基苯甲酸酐于20ml二甲基亞砜的溶液用1g粉末狀KOH和1.83g(11mmol)溴乙酸乙酯室溫下攪拌3h。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30ml乙醇,攪拌半小時。混合物用乙醚和水萃取,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剩余物于0.5mm壓力下浴溫180℃于球-管蒸餾器中蒸餾。得到N-〔2-(乙氧羰基)-3-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1.6g(60%),為無色液體。
b)0.6g(26mmol)鈉與35ml乙醇的溶液與5.3g(20mmol)N-〔2-(乙氧羰基)-3-甲基苯基〕-甘氨酸乙酯于35ml乙醚的懸浮液反應。反應混合物加熱回流1h。冷卻后用水處理?;旌衔镉酶杀{節(jié)PH8,吸引濾集析出的結晶,得3-羥基-4-甲基吲哚-2-羧酸乙酯的粗品3.4g(77.6%)。乙醇重結晶,mp.124-125℃。
c)2g(9.1mmol)3-羥基-4-甲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20ml甲醇的懸浮液用10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下再攪拌混合物半小時。蒸除溶劑,剩余物用乙醇重結晶,得3-甲氧基-4-甲基-吲哚-2-羧酸乙酯1.27g(60%),為白色結晶,mp.109-110℃。
d)1g(4.3mmol)3-甲氧基-4-甲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20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20ml28%NaOH和44mg(0.14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衔镉?0℃攪拌2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混懸于45ml液氮,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發(fā)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並吸引過濾。得到1,2,3,4-四氫-10-甲氧基-9-甲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9g(91%),為米色結晶,mp.201-202℃。
e)0.83g(3.6mmol)1,2,3,4-四氫-10-甲氧基-9-甲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45ml干燥的THF的溶液用0.28g(7.5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用水小心分解,混合物中加入5g硫酸鈉,過濾后濃縮濾液,剩余物溶解于40ml乙醇,用20ml飽和的HCl-乙醇溶液處理,得到1,2,3,4-四氫-10-甲氧基-9-甲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51g(56%),為白色結晶,mp.231-233℃。
實施例10a)4.8g(22mmol)6-三氟甲基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和2.5g(23.3mmol)碳酸鈉于20ml(177.5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20小時。混合物于真空下蒸發(fā)后,剩余物用50ml水,5ml乙醇和5ml25%氨水處理?;旌衔镉枚燃淄檩腿?,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得到N-〔3-三氟甲基-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5.9g(93%),為橙色油狀物,不必純化用于下一步。
b)0.43g(18.6mmol)鈉于20ml甲醇的溶液與4.5g(15.5mmol)N-〔3-三氟甲基-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于100ml乙醚的懸浮液反應,混合物于室溫下攪拌2h,用水處理。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得到4-三氟甲基-3-羥基吲哚-2-羧酸甲酯1.8g(45%)。
c)1.8g(6.9mmol)4-三氟甲基-3-羥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70ml甲醇的溶液用10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下再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得到4-三氟甲基-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1.9g(定量),不必純化可進入下步反應。
d)1.9g(6.9mmol)4-三氟甲基-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35ml二溴乙烷的溶液用35ml28%NaOH和100mg(0.1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旌弦河?0℃攪拌2h。分開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50ml液氨,于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發(fā)掉氨,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到9-三氟甲基-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98g(49.5%)。
e)0.68g(2.4mmol)9-三氟甲基-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50ml干燥THF的溶液與0.36g(9.6mmol)氫化鋁鋰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加水分解后加入20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40ml乙醇,加入20ml飽和HCl-乙醇溶液。得到9-三氟甲基-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為白色結晶,mp.244-245℃。
實施例11a)1.7g(7.7mmol)3-甲硫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50ml二溴乙烷的懸浮液用50ml28%NaOH和100mg(0.3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于50℃攪拌2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剩余物懸浮于50ml液氨,于熱壓釜中80℃攪拌24h。蒸發(fā)掉氨,剩余物用水和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干燥,蒸發(fā),剩余物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得到1,2,3,4-四氫-10-甲硫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73g(40%),為白色結晶,mp.148-150℃。
b)0.68g(3mmol)1,2,3,4-四氫-10-甲硫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30ml干燥的THF溶液與228mg(6mmol)氫化鋁鋰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加水分解后,加入20g硫酸鈉。過濾,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10ml乙醇,加入10ml飽和HCl-乙醇溶液。得到1,2,3,4-四氫-10-甲硫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52g(70%),為白色結晶,mp.236-237℃(分解)。
實施例12a)5g(22.7mmol)4,6-二氯鄰氨基苯甲酸甲酯和2.4g(22.6mmol)碳酸鈉于20ml(179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40h?;旌衔镎婵障抡舭l(fā),剩余物用90ml水,9ml乙醇和9ml25%氨水處理,攪拌半小時后,用200ml乙醚處理。有機相用水洗滌,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得到N-〔3,5-二氯-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7g(96.3%),不必純化進入下一步,為橙色油狀物。
b)0.6g(26mmol)鈉于20ml乙醇的溶液與5g(15.6mmol)N-〔3,5-二氯-2-(乙氧羰基)-苯基〕-甘氨酸乙酯于10ml乙醚的懸浮液反應,加熱回流1h。冷卻后用水處理。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乙醇重結晶后,得到3-羥基-4,6-二氯吲哚-2-羧酸乙酯2.2g(51%)。為褐色結晶,mp。183-185℃。
c)2g(7.3mmol)3-羥基-4,6-二氯-吲哚-2-羧酸乙酯于30ml甲醇的懸浮液與100ml60%重氮甲烷乙醚溶液于室溫下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剩余物用甲醇重結晶,得到3-甲氧基-4,6-二氯-吲哚-2-羧酸乙酯1.5g(71%),為米色結晶,mp.173-175℃。
d)1.5g(5.2mmol)3-甲氧基-4,6-二氯吲哚-2-羧酸乙酯于30ml二溴乙烷的溶液與30ml28%NaOH和100mg(0.1mmol)溴化四丁基銨處理,反應物于50℃攪拌2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70ml液氨,于熱壓釜中80℃攪拌23h。蒸掉氨氣,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到7,9-二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97g(65.5%),為米色結晶,mp.228-232℃。
e)0.94g(3.3mmol)7,9-二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25ml干燥的THF溶液中,與300mg(7.9mmol)氫化鋁鋰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用20mlTHF稀釋,向其中加入9g硫酸鈉。過濾混合物,濾液濃縮,剩余物溶于20ml乙醇。加入10ml飽和HCl-乙醇溶液,析出的鹽為7,9-二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65g(73%),為白色結晶,于245℃以上分解。
實施例13a)2.4g(8.6mmol)N-〔6-溴-2-(羧基)苯基〕甘氨酸于100ml甲醇的溶液與15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反應半小時后,再加入50ml重氮甲烷溶液,攪拌15分鐘。蒸發(fā)溶液,得到N-〔6-溴-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2.6g(定量),為淺褐色油狀物,不必純化可進入下一步。
b)0.25g(10.6mmol)鈉于12ml甲醇的溶液與2.6g(8.8mmol)N-〔6-溴-2-(甲氧羰基)-苯基〕-甘氨酸甲酯于12ml乙醚的懸浮液加熱回流1h。水相用干冰調節(jié)PH8,吸濾析出的結晶,得到7-溴-3-羥基吲哚-2-羧酸甲酯2g(86%),為米色結晶,mp.255-258℃。
c)1.9g(7mmol)7-溴-3-羥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120ml甲醇的懸浮液用15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處理,在室溫下攪拌半小時。蒸除溶劑,得到7-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為褐色油狀物,不必純化,可用于下一步。
d)3.73g(13.1mmol)7-溴-3-甲氧基-吲哚-2-羧酸甲酯于65ml二溴乙烷的溶液與65ml28%NaOH和100mg(0.1mmol)溴化四丁基銨于50℃攪拌反應2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70ml液氨,于熱壓釜80℃攪拌23h。蒸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濾。得到6-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0.97g(65.5%),為米色結晶,mp.148-150℃。
e)0.9g(3mmol)6-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60ml干燥THF的溶液與60ml1N二硼烷和THF的溶液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用5ml飽和HCl-乙醇溶液分解,混合物加熱回流1h。用濃氫氧化鈉溶液使混合物呈堿性,乙酸乙酯和水萃取。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剩余物溶解于30ml乙醇,加入10ml飽和HCl-乙醇溶液,于0℃下得到6-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5g(51.6%),為白色結晶,mp.226℃。
實施例14a)2g(9.3mmol)4-氯-5-氟鄰氨基苯甲酸乙酯和1g(9.3mmol)碳酸鈉于8ml(71mmol)溴乙酸乙酯的懸浮液于80℃攪拌30h。真空蒸發(fā)混合物,剩余物用水33ml,乙醇3.3ml和25%氨水3.3ml處理,混合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機相經硫酸鈉干燥,蒸除溶劑,得到N-〔5-氯-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2.75g(98.5%),為橙色油狀物,不必純化,用于下步。
b)0.25g(10.9mmol)鈉于11.5ml乙醇的溶液與2.75g(9mmol)N-〔5-氯-2-(乙氧羰基)-4-氟苯基〕-甘氨酸乙酯于15ml乙醚的懸浮液加熱回流2h。冷卻后用水處理。混合物用干冰調節(jié)PH8,析出的結晶吸引過濾。得到6-氯-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2.0g(85.8%),為褐色結晶,mp.186-187℃(分解)。
c)2g(7.7mmol)6-氯-5-氟-3-羥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70ml甲醇的懸浮液用50ml60%重氮甲烷的乙醚溶液處理,半小時后再加入30ml重氮甲烷溶液,室溫下再攪拌半小時。蒸掉溶劑。剩余物用甲醇重結晶,得6-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1.34g(63.6%),為白色結晶,mp.184-185℃。
d)1.33g(4.9mmol)6-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24ml二溴乙烷的溶液與24ml28%NaOH和50mg(0.15mmol)溴化四丁基銨于40℃攪拌1.5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發(fā)溶劑后得1-(2-溴乙基)-6-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1.85g(定量),為黃色結晶,mp.81.5-82.5℃。
e)1.8g(4.7mmol)1-(2-溴乙基)-6-氯-5-氟-3-甲氧基吲哚-2-羧酸乙酯于50ml液氨的懸浮液在熱壓釜中80℃攪拌18h。蒸掉氨后,剩余物用水處理,搗碎,吸引過濾。得到7-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1.22g(96%),為米色結晶,mp.211-212℃。
f)1.2g(4.4mmol)7-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50ml干燥THF的溶液用0.35g(9.2mmol)氫化鋁鋰處理,加熱回流1.5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入6g硫酸鈉。過濾后,濾液濃縮后,剩余物溶于50ml乙醇,用20ml飽和HCl-乙醇溶液處理,得到7-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75g(58%),為白色結晶,mp.224℃(分解)。
實施例15a)0.48g4-氯-5-氟吲哚-2-羧酸乙酯于10ml二溴乙烷的溶液與10ml28%NaOH和20mg(0.06mmol)溴化四丁基銨于50℃攪拌2h。分離兩相,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機相,水洗,硫酸鈉干燥。蒸掉溶劑,固體剩余物懸浮于20ml液氨,于熱壓釜中80℃攪拌23h。蒸掉氨,剩余物用水處理,攪拌,吸濾。得到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1-酮0.43g(90%),為米色結晶,mp.248-250℃。
b)0.42g(1.7mmol)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1-酮于20ml干燥THF的溶液與150mg(4mmol)氫化鋁鋰加熱回流2h。過量的氫化物小心用水分解,混合物中加入2g硫酸鈉,過濾並濃縮濾液,剩余物溶于20ml乙醇,用飽和HCl-乙醇溶液處理。得到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鹽酸鹽0.2g(43%),為白色結晶,高于268℃時分解。
實施例A下面組成的片劑用常規(guī)方法制造mg/片有效成分100乳糖粉95白玉米淀粉35聚乙烯吡咯烷酮8羧甲基淀粉鈉10硬脂酸鎂2片重250實施例B下面組成的片劑用常規(guī)方法制造
mg/片有效成分200乳糖粉100白玉米淀粉64聚乙烯吡咯烷酮12羧甲基淀粉鈉20硬脂酸鎂4片重400實施例C制造下面組成的膠囊mg/膠囊有效成分50結晶乳糖60微晶纖維素34滑石粉5硬脂酸鎂1膠囊內容物重150有效成分有適宜大小的顆粒,結晶乳糖和微晶纖維素互相均勻混合,過篩,然后與滑石粉和硬脂酸鎂混合?;旌虾玫幕旌衔镅b入合適型號的硬明膠膠囊中。
權利要求
1.通式Ⅰ化合物及通式Ⅰ化合物的藥用酸加合鹽
式中R1代表氫,鹵素,三氟甲基,低碳烷基,羥基或低碳烷氧基,R2代表氫或鹵素,R3代表氫,低碳烷氧基或低碳烷硫基,若R1和R2都不是氫時,R3只能是氫。
2.按照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是,R3不是氫。
3.按照權利要求2的化合物,其特征是,R3是低碳烷氧基。
4.按照權利要求1或3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其特征是,R1為氫或鹵素,R2為鹵素。
5.按照權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特征是,R3為氫,R1和R2各為鹵素。
6.9-氯-8-氟-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
7.8-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8.9-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9.9-溴-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10.9-氯-8-氟-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
11.8-氟-10-甲氧基-1,2,3,4-四氫吡嗪并〔1,2-a〕吲哚;7-氯-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8-溴-1,2,3,4-四氫-10-甲氧基吡嗪并〔1,2-a〕吲哚;
12.通式Ⅱ的化合物,其特征是,R1,R2和R3的定義與權利要求1所述相同
13.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用作治療上的有效物質。
14.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作為治療上的有效物質用于治療和預防中樞神經系統(tǒng)障礙,例如抑郁,兩極紊亂,焦慮,睡眠和性障礙,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偏頭疼和與頭疼或其它疼痛有關的其它癥狀,個性障礙和強迫觀念與行為障礙,社會恐怖或恐慌障礙,精神器官障礙,兒童的精神障礙,攻擊性,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和行為癥候,沉溺,肥胖,食欲過盛等;由于外傷,中風,神經變性性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害;心血管障礙,例如高血壓,血栓病,中風等;以及胃腸道障礙,如胃腸道蠕動機能障礙。
15.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及其藥用酸加合鹽的制造方法,該方法的特征是,將通式Ⅱ的化合物還原,如若需要,將得到的式Ⅰ化合物轉變成藥用酸加合鹽。
式Ⅱ中R1,R2和R3的定義與權利要求1所述的相同。
16.含有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和治療學上惰性的載體物質的藥劑。
17.按照權利要求16的藥劑,用于治療和預防中樞神經系統(tǒng)障礙,例如抑郁,兩極紊亂,焦慮,睡眠和性障礙,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偏頭疼和與頭疼或其它疼痛有關的其它癥狀,個性障礙和強迫觀念與行為障礙,社會恐怖或恐慌障礙,精神器官障礙,兒童的精神障礙,攻擊性,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和行為癥候,沉溺,肥胖,食欲過盛等;由于外傷,中風,神經變性性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害;心血管障礙,例如高血壓,血栓病,中風等;以及胃腸道障礙,如胃腸道蠕動機能障礙。
18.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用于治療和預防疾病。
19.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一權項的化合物用于治療和預防中樞神經系統(tǒng)障礙,例如抑郁,兩極紊亂,焦慮,睡眠和性障礙,精神病,精神分裂癥,偏頭疼和與頭疼或其它疼痛有關的其它癥狀,個性障礙和強迫觀念與行為障礙,社會恐怖或恐慌障礙,精神器官障礙,兒童的精神障礙,攻擊性,與年齡有關的記憶減退和行為癥候,沉溺,肥胖,食欲過盛等;由于外傷,中風,神經變性性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害;心血管障礙,例如高血壓,血栓病,中風等;以及胃腸道障礙,如胃腸道蠕動機能障礙,或用于制造相應的藥劑。
全文摘要
通式Ⅰ的新的吡嗪并吲哚及其藥用酸加合鹽,式中R
文檔編號A61P25/20GK1080925SQ9310690
公開日1994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3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6月5日
發(fā)明者M·博斯 申請人:弗·哈夫曼-拉羅切有限公司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醫(yī)用鋸及其夾頭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yī)用鋸及其夾頭,該夾頭用于夾持醫(yī)用鋸的鋸片,所述鋸片沿縱長方向延伸,且具有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醫(yī)用鋸夾頭內的柄部,所述醫(yī)用鋸夾頭包括至少部分收容所述柄部的鋸片座,且所述鋸片座包括分為第
- 一種制動頂棚變向輪椅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制動頂棚變向輪椅,其特征在于,輪椅的坐墊下方設置有支撐架(2),支撐架(2)通過四根可伸縮軸支撐,輪椅的右手邊設置有液壓按鈕(10),所述四根可伸縮軸通過液壓按鈕(10)控制,輪
- 專利名稱:用于治療牙齦炎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牙齦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牙齦炎是指牙齦齦緣和齦乳頭充血、浸潤、滲出的炎癥病變,是口腔科門急診常見病,屬中醫(yī)牙痛、牙癰、齒衄等范疇,
- 專利名稱:恩替卡韋片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物制劑領域,具體的涉及恩替卡韋片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恩替卡韋(Entecavir)是一種鳥嘌呤核苷類似物,具有如下化學結構,分子式為C12H15N5O3,分子量277. 3,恩替 卡
- 專利名稱:帶探針的機體細管剪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學領域,在尸體解剖時,用于探查測量并同時剪開機體細管道的一種剪器。目前,在解剖教學,病理解剖及法醫(yī)學尸體解剖中,在需要剪開機體細管道時,如小動脈,特別是冠狀動脈、小靜脈、胰導管
- 專利名稱:寵物診斷臺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診斷臺,尤其是一種具有升降功能的寵物診斷臺。 背景技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飼養(yǎng)越來越成為普遍的現(xiàn)象,寵物的飼養(yǎng)必然催 生寵物醫(yī)療保健行業(yè)的發(fā)展,然而現(xiàn)有的寵物醫(yī)療保健設
- 專利名稱: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保健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靈芝菌絲粉生產工藝。背景技術:靈芝菌絲粉是由靈芝孢子萌發(fā)形成菌絲,靈芝菌絲不斷分解吸收養(yǎng)分,在適當?shù)墓庹?、濕度、溫度等條件適宜時就形成了靈芝子實體
- 專利名稱:女子健胸儀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健設備,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適于婦女使用,集物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為一體的健胸儀。為此,本實用新型中的創(chuàng)作人鑒于上述不足,并借助于多年從事相關行業(yè)的經驗,再加以潛心研究與開發(fā),終得出本
- 專利名稱:一種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jxa1-r株耐熱凍干保護劑及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獸用生物制品技術領域,涉及獸用病毒活疫苗制造的冷凍干燥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活疫苗耐熱凍干保護劑及制備方法。背景技
- 專利名稱:化妝品用蘆薈凝膠1∶1原液加工方法化妝品用蘆薈凝膠1∶1原液加工方法涉及蘆薈原料產品加工,尤其將蘆薈鮮葉肉(凝膠)以工業(yè)化的形式加工成可供高檔蘆薈化妝品制造使用的蘆薈凝膠1∶1原液的加工方法?;瘖y品用蘆薈凝膠1∶1原液加工方法背景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腦中風偏癱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腦中風偏癱的藥物組合物,更具體地說是一種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功效;用于治療腦中風后偏癱,半身不遂,肢體麻煩等,屬中藥領域。背景技術:腦中風是一組以腦部缺血及出
- 一種下體艾灸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下體艾灸器,包括灸盒和艾條支架,其中所述的灸盒包括盒體和盒蓋,所述的盒體、盒蓋以及盒體和盒蓋蓋合后的結構為具有對稱平面的自身對稱結構,所述的盒體和盒蓋蓋合的結合部位形成具有對稱平面的自
- 專利名稱:用于去腫痛的一種藥酒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去腫痛的一種藥酒。背景技術: 藥酒是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的一朵奇葩,它在養(yǎng)生、醫(yī)療和疾病預防方面有著諸多的優(yōu)越性。醫(yī)療回歸自然成為當今時尚,醫(yī)療藥酒以其獨有魅力不僅受到國人好評且開始走
- 專利名稱:可用來保存木材的抗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可用來保存木材的生物殺傷劑的混合物,該混合物的活性高于單獨的抗菌化合物的活性。 背景技術:使用至少兩種抗菌化合物的混合物可拓寬潛在的市場,減小使用濃度和成本,還可減少浪費。在
- 一種雙通道膀胱碎石鏡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一種雙通道膀胱碎石鏡裝置,其特征是還具有一內層外鞘,該內層外鞘為一作為內層的金屬外鞘套接在0°側視鏡的外側所構成,0°側視鏡的鏡桿與該內層外鞘間形成有中空操作孔,內層外鞘一端頭依次具有進出水閥和操
- 專利名稱:Ct檢查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CT檢查床。背景技術: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CT檢查床主要由床板和底座構成,在給危重病 人進行CT檢查時往往需要多人協(xié)助搬運病人,這樣操作十分麻煩、費時費力
- 專利名稱:一種含有黨參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黨參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背景技術:黨參為植物黨參和中藥材的統(tǒng)稱。黨參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0種,中國約有39種,藥用有21種、4變種?,F(xiàn)代
- 健胸按摩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健胸按摩裝置,其提供一可供女性朋友使用于對乳房進行揉挫、推拿的按摩器,此按摩器可以設置在諸如胸罩等穿戴物上,啟動電源時,所設置的按摩件可以對乳房進行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同時產生高低起伏動作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藥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多發(fā)的并發(fā)癥,系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所致。 由于抗生素對此無效,治療難度很大,是目前國內外尚未攻克的一個治療“難題”
-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肝癌手術切口的沖洗液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學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手術切口的沖洗液。技術背景原發(fā)性肝癌是我國第二位腫瘤致死原因。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和局部消融技術 的提高和推廣,部分病人的療效有了很大改
- 一種患者腿骨折護理架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患者腿骨折護理架,包括底板和設置在底板上方的導向板,導向板的上方設有護理板,護理板的頂面設有護理槽,護理槽的另一側連接有繃帶,護理板的底部設有升降管,升降管套裝在導向管內,導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