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最新文章
- 水難溶性酸性藥物的懸浮液的制作方法
- 活性藥物成份口味的改善的制作方法
- 使用滑膜衍生的組織或細胞治療及修復關節(jié)軟骨缺損或損傷的組合物及方法
- 便捷口服液瓶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過敏性皮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牙齦炎的中藥漱口劑的制備方法
- 一種百級凈化熱風循環(huán)烘箱的制作方法
- 用作抗炎劑的二氫苯并呋喃和相關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殺菌洗手液的制作方法
- 一種治療疼痛型足底疔的中藥洗劑制備方法
- 全方位足部艾灸箱的制作方法
- 一種燒、燙傷藥膏的配方的制作方法
- 一種含二甲硅油西甲硅油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L型隆乳內鏡裝置制造方法
- 用于防止打鼾和其他習慣的吸吮器具的制作方法
- 一種預防治療腹瀉足浴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 一種自動感應輸液架的制作方法
- 胸腔壁層手術輔助裝置制造方法
- 復方柴胡擦劑的制作方法
- 一種藥酒牙膏及其加工方法
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涉及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草藥制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
背景技術:
腮腺炎為流行性外科常見疾病,也是一種急性中毒性全身傳染病,多發(fā)于冬春兩季,以兒童和少年發(fā)病率為最高。起病急驟,腮部腫脹,不化膿為特征。病因是由于行疫腐之邪或四時不正之氣,感于人而發(fā)病。又由于陽明胃經(jīng)濕熱內蘊,風熱外乘,或飲食不節(jié)胃火上攻而致。發(fā)病急驟生于耳下,間有波及頸下者,或生于左,或生于右,或左右齊發(fā),腫如雞卵皮色不變,按之引指內若有膿,但酸而不甚痛,2-3天達到高峰,伴有輕微寒熱,但多數(shù)惡寒,高熱頭痛,厭食,嘔吐,夜眠不安。有少量男性患者并發(fā)睪丸腫脹,疼痛高熱不退,極少數(shù)患者并發(fā)昏迷、譫語、抽搐等癥。按照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一般為抗病毒、消炎的藥物來處理,效果不令人滿意,消腫慢,退熱緩且易復發(fā),小兒患者口服中藥湯劑較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該藥克服了上述已知技術的缺點,消腫快,退熱及時,由于是外敷藥非常適用于小兒患者使用。
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比例中草藥原料制成,吳茱萸5份,白蘞2份,大黃2份,膽南星1份。
上述藥物的制劑方法是,按重量份比例稱取上述中草藥,然后將其粉碎,用篩篩分后取100目的篩下藥物,用食用白醋適量,調成糊狀,即為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
使用方法是將糊狀藥物涂于腳心涌泉穴處,涌泉穴先用酒精棉球擦2次,消毒后再敷藥物。24小時換藥一次,一般患者敷2-3次即好,重患者敷3-5次即好,不再復發(fā)。
本發(fā)明的藥品功能是吳茱萸性味辛溫,主治溫中散寒下氣開郁,止痛除濕,逐風邪,開腠理,療喉舌口瘡。白蘞性味苦平,主治痛腫諸瘡,散結氣,止痛除熱,能消腫止痛。大黃性味苦寒,為瀉血中實熱,宣通一切之氣,調血腺,除痰實,推陳致新。膽南星性味苦溫,燥濕化痰,去風,小兒驚風,痰核,外用能治療痛腫。
本發(fā)明通過門診病例的治療有下述優(yōu)點,1)治療方法簡單,易行,治療過程無痛苦,使患兒易于接受。2)效果顯著確實,治愈率高,一般敷藥2-3次即可痊愈。3)敷藥后熱度迅速下降,腫脹消退。4)節(jié)省藥費,縮短時間,減輕患者負擔。
本藥對痄腮的治療,無論病期長短,無論是患者單側或雙側齊發(fā),腫脹的大小,以及曾用其他治療方法,只要不發(fā)炎有膿均有療效,并對頭部癤毒,口瘡等,經(jīng)臨床試驗療效好,經(jīng)濟,安全治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是由下述重量份比例中草藥原料制成,吳茱萸5份,白蘞2份,大黃2份,膽南星1份。
上述藥物的制劑方法是,按重量份比例稱取上述中草藥,然后將其粉碎,用篩篩分后取100目的篩下藥物,用食用白醋適量,調成糊狀,即為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
臨床病例一般資料本組病人是門診的10例病人,沒有對照組病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齡最大11歲,最小4歲,平均年齡7.2歲,病程最長15天,最短一天,平均病程2-3天。
診斷標準按病人主訴,無痛苦,無腫脹,不發(fā)燒為標準。以醫(yī)生的查體檢查為主,體溫正常,脈數(shù)正常,觸摸無腫、無痛為治愈。
臨床控制臨床控制為痊愈和治療無效。
本臨床資料10例均符合上述自擬的診斷標準,治療結果見臨床報告,10例病人完全治愈,治愈效果為100%。
臨床一患者劉某,男九歲,于1985年6月11日來門診治療,門診病志號19508號。
主訴兩面頰紅腫疼痛已兩天,在兩天前感覺周身疲倦、發(fā)燒、麻冷、口渴、曾用青霉素、土霉素治療,始終熱未退,當天下午病有所加重,兩耳下燒熱,第二天兩腮更掀熱高腫,張口或咀嚼痛甚;于早八點來門診,查體T39.5℃,P128次/分,舌紅欠潤,上有黃白苔,兩腮腫脹,神志不清,啐嘔兩天未進食物,診斷為痄腮(風熱型)。
治療取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即抽薪散三錢,按法敷涌泉穴。
次日上午來復診,經(jīng)檢查兩腮腫已消,燒熱已退,張口可以吃食物,精神恢復,疼痛完全消失,T37℃,P90次/分,據(jù)家長說,小兒貼藥后即有舒適感,能吃飯。家長怕復發(fā),又敷藥一次,痊愈。
臨床二趙某,男,四歲,海城市前進街十八組,于95年6月8日來院治療,門診號13215號。
主訴小兒在托兒所,發(fā)病前咳嗽、全身發(fā)熱、高燒、兩腮腫大有汗,原發(fā)左側,相繼發(fā)于右側,腫大,曾在衛(wèi)生所用青霉素和四環(huán)素未退熱,而腫勢漸大,張口及吃奶有困難。
查體體溫T38.5℃,脈博P110次/分,患兒面略紅,兩腮腫大,右腮較劇,約鴨卵大小,表面無顯熱,舌有白苔,口腔內腮紅腫,神志不清,睡臥不安,診為痄腮(濕熱型)。
治療當日給予抽薪散二錢,照法敷涌泉穴,次日來診,經(jīng)復查、腫消熱退,體溫降到36.5℃,右腮腫脹稍有部分未去,其主癥狀完全消失,仍按法再敷藥一次,后經(jīng)家屬告知痊愈,未用其它藥物。
臨床三崔某,男,九歲,海城市鐵西街4組,于1996年7月13日來院治療,門診號16037。
主訴初期發(fā)高燒,腮痛惡心、昏睡、不欲食、疲倦、曾用土霉素、青霉素等多次治療無效,熱未退而兩腮腫大,現(xiàn)已兩天,經(jīng)痄腮治愈者介紹來診。
檢查T39.8℃,P128次/分,兩腮腫脹,皮膚本色,腫部柔軟發(fā)熱,神志不清,舌有白黃苔,口腔破潰,診斷為痄腮(濕熱型)。
治療以抽薪散四錢敷涌泉穴,內服未用其它藥。次日復診腫消,體溫下降到36.5℃,發(fā)熱、疼痛、惡心癥狀消失。小兒精神,吃奶正常,局部消腫脹,又接前法敷藥四錢未用其它藥,痊愈,未復發(fā)。
臨床四趙某,男,6歲,于1990年3月12日入我院門診就診。
主訴于2天前,自覺兩腮不適,有灼熱感,繼而出現(xiàn)惡心、發(fā)熱、兩腮腫脹更甚,伴有疼痛,進食更甚,不思飲食。在當?shù)蒯t(yī)療點用青霉素等治療不見好轉,來院時檢查T39℃,P120次/分,舌紅、苔黃、脈數(shù)診斷“痄腮”。用釜底抽薪散三錢敷于雙足涌泉穴,患者第二日復診,T37.2℃,P90次/分,雙腮腫脹明顯減輕,且疼痛消失,可吃食物,自覺周身輕松。按原法再敷一劑抽薪散鞏固治療,于發(fā)病第四日復診,患兒已痊愈,再未復發(fā)。
臨床五張某,女,4歲,于1999年3月20日來院門診看病,按家長訴,患者曾于2天前與痄腮兒童一起玩后發(fā)病。
主訴哭鬧不止1天,面色赤紅、高熱、兩腮腫脹、張嘴困難、不想吃食物。入院后檢查,T39.4℃,P121次/分,舌紅、苔少、黃膩脈弦數(shù)。雙腮腫脹紅熱、皮溫高,診斷為流行型痄腮(風熱型)。給以抽薪散4錢,按法調和后敷于雙足涌泉穴。囑回家少見風,并與其他兒童隔離。第二口來復診,雙腮腫脹消失,皮溫略高并進食,無發(fā)熱;再給一劑原法敷涌泉穴用,雙腮正常,無疼痛,體溫T36.7℃,脈搏P82次/分,后經(jīng)隨訪,再未復發(fā)。
臨床六劉某,男,11歲,于1995年6月2日來門診就診。
主訴兩天前周身不適,不愛吃食物,時有嘔吐,雙腮木脹,繼而腫痛,今晨起床雙腮高腫、赤熱、張口困難、急診來院。查體T39℃,P108次/分,呼吸急促,張口抬肩,舌降紅、苔黃、脈細數(shù),診為“痄腮”。急給抽薪散4錢,敷于雙足涌泉穴,留院觀察20分鐘,患者自覺雙足心涼且舒適,繼而雙腮不脹,疼痛明顯減輕。測T38℃,P92次/分,療效明顯,囑患者第二日復診。但患者未來,去其家隨訪,見患兒正在街上玩,兩腮腫脹已完全消失,經(jīng)問病愈,未復發(fā)。
臨床七張某,男,6歲,于1996年6月10日來院門診看病。
主訴雙腮赤熱腫痛3天。于3天前玩時出汗較多,后回家感覺兩腮不適,周身酸乏,怕冷、寒戰(zhàn),后來到衛(wèi)生所打一針青霉素,回家后繼而雙腮腫脹加重,不能張口進食,周身滾燙,夜眠不好,來院查體T39.5℃,P124次/分,喘促、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兩腮皮溫高,腫脹嚴重,診為急性“痄腮”。給以抽薪散4錢,敷于雙足涌泉穴,立感周身舒適,體溫下降、不喘。第二日家屬帶其來復診,查患者體溫,脈搏均正常,雙腮消腫、皮溫正常,無口渴咽干,能吃食物,為了鞏固療效再敷藥一劑,后經(jīng)隨訪,再未復發(fā)。
臨床八趙欣,女,9歲,于1997年5月10日來院就診,住海城市驗軍公社大甲屯。
主訴患者午睡后出汗,又出去玩鬧,回家后自述兩腮疼痛,周身麻冷、打顫,第二天兩腮高腫、赤熱,疼痛更甚,來院。查體神清、語遲、呼吸略促、體溫T39℃,P110次/分,舌紅、苔黃膩、脈洪大,兩腮腫脹,觸痛明顯,診斷為“痄腮”。給以抽薪散4錢,按法調和,敷于雙足涌泉穴,患者回家后自覺各病痛均消失,未復診,再未復發(fā)。
臨床九史某,男,7歲,于1999年5月3日來門診,門診號16059。
主訴初發(fā)病于3日前,患者突然精神不振、壓食,周身乏力、發(fā)熱、惡心、后兩腮腫痛,皮色正常,經(jīng)在當?shù)乜寡字委煙o效,經(jīng)已治愈的患者介紹來診。查體T39.8℃,脈搏128次/分,兩腮腫脹,皮膚本色,舌紅、苔黃、脈數(shù),診斷為痄腮(風熱型)。
治療抽薪散4錢敷涌泉穴,兩腮未敷,只敷兩足涌泉穴后,次日腫消,痛減,查體溫T36.8℃,P80次/分,后又敷藥涌泉穴四錢,痊愈,未復發(fā)。
臨床十武某,男,7歲,于2000年6月2日來我院門診。
主訴患者于兩天前與有痄腮患兒一起玩后,出現(xiàn)高熱,精神不振、發(fā)熱,兩腮腫脹、惡心。來診,查體T39℃,P110次/分,兩腮腫,疼痛,口腔內有點狀破潰,舌有黃白苔,診斷為痄腮(濕熱型)。
治療以抽薪散敷于雙足涌泉穴,次日復診,雙腮腫脹已消、略痛,查體T36.5℃,P90次/分,再外敷涌泉穴一劑(3錢),回家后經(jīng)復診未復發(f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比例中草藥原料制成,吳茱萸5份,白蘞2份,大黃2份,膽南星1份。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腮腺炎(痄腮)的藥物(抽薪散)。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比例中草藥原料制成吳茱萸5份,白蘞2份,大黃2份,膽南星1份。本發(fā)明通過門診病例的治療有下述優(yōu)點1)治療方法簡單,易行,治療過程無痛苦,使患兒易于接受。2)效果顯著確實,治愈率高,一般敷藥2-3次即可痊愈。3)敷藥后熱度迅速下降,腫脹消退。4)節(jié)省藥費,縮短時間,減輕患者負擔。
文檔編號A61P31/00GK1436552SQ0210915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4日
發(fā)明者劉玉杰 申請人:劉玉杰
產品知識
行業(yè)新聞
- 一種用于固定髖臼后壁骨折的組合式內固定器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固定髖臼后壁骨折的組合式內固定器,其不同之處在于:其包括T形接骨板、髖臼后壁解剖接骨板、鎖定組合螺釘、微型螺釘和固定螺釘,所述T形接骨板通過所述鎖定組合螺釘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乳腺疾病的外用制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乳腺疾病的外用制劑。背景技術:乳腺疾病史女性的成見病、多發(fā)病,久治難愈,發(fā)病率高達80%,乳腺增生癥的發(fā)病率已達育齡女性的60%以上,且乳腺增生被認
- 專利名稱:復方柴胡擦劑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外治用的中醫(yī)藥劑,適用于內病外治。外感發(fā)燒是常見的內科急癥之一,尤其是小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夠完善,極易引起高燒,而目前使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的毒副作用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如,兒童患流感,水
- 專利名稱: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一次性吸收物品,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改善吸收芯結構的一次 性吸收物品。背景技術:目前,市場上有許多不同類型諸如尿布、失禁墊、衛(wèi)生巾等的一次性吸收物品 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這類吸收物品大
- 專利名稱:固化性組合物及牙科用固化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固化性組合物、及由該固化性組合物形成的牙科用固化物。背景技術:為了獲得牙科用的牙冠材料、補綴材料、人工齒等(以下總稱為牙科用材料),通常使用含有硅石(二氧化硅)等的無機粉體、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科腫瘤的中藥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婦科腫瘤的中藥及其制備工藝,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治療“癥瘕”(子宮或卵巢腫瘤)、“乳核”(乳房纖維腺瘤)、“乳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和“乳癖”(乳腺囊性增生)
- 一種新型內科呼吸裝置工具箱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內科呼吸裝置工具箱,主要用于醫(yī)院等醫(yī)療機構的呼吸內科病房,本實用新型在普通呼吸面罩的基礎上,增設了人工呼吸口和喂食口,方便對患者進行搶救和喂食,導氣管連接的預處理裝置可
- 專利名稱:一種含力復霉素類抗菌素復方藥液的生產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對多種病原菌有強大的殺滅活性的復方藥液的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含力復霉素類抗菌素復方藥液的生產方法。力復霉素類藥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它們對革蘭氏陽性及革蘭氏陰性細菌具有強
- 專利名稱:一種舒張血管的中藥活性成分配伍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舒張血管的成分配伍,特別涉及一種以中藥活性成分為原料發(fā)明的舒張血管的成分配伍及其在醫(yī)藥上的應用。背景技術:高血壓病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在絕大多數(shù)患者中,高
- 一種藥材加熱攪拌裝置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材加熱攪拌裝置,包括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加熱罐,加熱罐頂部設有端蓋,端蓋上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密封機構伸入至加熱罐內頂部,并安裝有延伸至加熱罐底部的螺旋攪拌葉,加熱罐側壁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組合物,具體 的說是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痤瘡,俗稱粉刺。它是人類常見的皮膚疾病,給人類的身心健康帶來了極
- 專利名稱::一種植物空心膠囊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制劑用的輔料,具體地說是一種用羧甲基纖維素加工的植物空心膠囊。二背景技術::空心膠囊是加工藥物膠囊制劑的主要輔料。目前使用的空心膠囊大多由明膠加工的。明膠先水浸泡、溶脹后制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兒科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藥組合物。背景技術: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兒時期由于各種因索引發(fā)感染導致心肌炎癥變化的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病毒誘導
- 一種防止意外拔管的約束手套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意外拔管的約束手套,其包括手套套體,其創(chuàng)新點在于:所述手套套體包括手掌部和手腕部;所述手掌部的掌心面為雙層結構,包括表層和里層,表層和里層除一側設置開口外,其余固定連接
- 一種血液凈化輸液管的制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血液凈化輸液管,包括輸液管管體,所述輸液管管體內側沿著圓周方向設有縱向布置且截面為矩形的若干條第一防凝突條,所述輸液管管體的內側沿著圓周方向且位于第一防凝突條之間設有縱向布置且截面為
- 專利名稱:Rsv基因表達疫苗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總體上涉及基因表達疫苗。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可鼻內或經(jīng)口施用的基因表達疫苗。背景技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造成嬰兒和兒童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最常見的原因,全球每年約感染4百萬兒童并導
- 專利名稱:新型介入穿刺針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介入治療時使用的介入穿刺針?,F(xiàn)有的介入治療用穿刺針的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由針體1及針柄3組成,針體是一金屬管,中間為針體管腔2、其頭端尖銳約呈30度斜面,針柄可為金屬或非金屬
- 專利名稱:治療豬流感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治療豬流感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動物醫(yī)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專門用于治療豬流感的純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豬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
-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合泡劑及其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藥品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合泡劑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過敏性鼻炎是ー種常見的多發(fā)病,人類患病率可達15—30%,患者年齡段不定,它在臨床上定乂為鼻粘I旲接
- 專利名稱:新型pan-CDK抑制劑用于治療腫瘤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新型pan-CDK抑制劑用于治療腫瘤的用途本發(fā)明涉及新型pan-⑶K抑制劑用于治療腫瘤的用途。所述新型pan-⑶K抑制劑選自亞砜亞胺(sulfoximine)取代的苯胺基卩密唳衍
- 專利名稱:層壓材料的制作方法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層壓材料,這種層壓材料用于吸收身體排泄物或廢物的衣物,并且涉及一種利用了這種層壓材料的衣物。背景技術: 用于吸收身體排泄物的衣物將會由幼兒以及失禁人員穿戴。這些衣物